對於家庭理財,我不奢求擁有多少財富,卻響往家人間對金錢的使用能相互信任與自律.我也常履見不少家
庭因錢失和,都讓我暗自警惕,人生對錢必太計較.錢再賺就有,但因錢反目的親情,想彌補都很難.
金錢一般不分彼此,不只感受生命休戚與共,相互的體貼與信任,都讓人心存感恩,願意為對方多付出.
儲蓄,累積財富是理財的必要條件,但若偏頗的把理財與財富數字劃上等號,理財可能就變成心中的枷鎖,
把自己鎖在財富數字的牢獄中,看不見理財其實是理出自由和健康及有品質的幸福人生.
實踐家庭幸福理財的心得與淺見:
建立家人用錢的信任:沒有人天生懂得理性用錢,不被慾望我誘惑.但若能從錯誤經驗中及和家人理性溝
通討論,日久就會變成全家用錢的共識與價值觀.家人間一旦了解彼此可以接受的尺度,就不會因錢而磨
損情感,對孩子將來的[錢]途也會比較放心.
充實理財知識:坊間理材書籍與雜誌,以及周遭親友的理財案例假不論成敗),都可以是全家茶餘飯後的話
題.從親子對話中可以廣泛及客觀的引導孩子,建立正向的理財觀念與能力.
多讓孩子參與家庭理財規劃:不管買車.購屋.存款.貸款.購物,多讓孩子在身邊觀摩,並聽取他们的意見與
想法,適當的採用或誇蔣孩子的建議,會讓孩子更樂意參與,無形中也啟蒙理財的哆元面向,熟化思考.
提供孩子管理金錢的機會:要孩子對金錢數字有概念,最好從小給零用錢,讓孩子知到收支的意義.學習如
何決擇以及運用金錢的優先順序.更重要的是培養記帳的習慣,懂得如何規畫財務,告自己的能力圓夢.
投資要有風險管理概念:投資必定伴隨風險,所以投資規劃應不影響基本生活開銷為原則;萬一虧損,
才不會影響生活,連帶賠上家庭紛爭與經濟保障.
<<<<<<<<<<<<<<<<<<<<<<<<<<<<<<<<<<<<<<<<<<<<<<<<<<<<<<<<<<<<
小時後,我家做生意,常常看我媽為了票據<<開出去的票>>常跑3點半,看了好心疼.高一我就開始打
工<<每年的暑假我都第一個找工作>>.當我把第一份薪水交給我媽時,我媽說:[她會幫我存起來,那是我辛苦得來的].終於有一天,媽問我要用到錢嗎?我一看存褶...喔!怎會這多?後來我媽告訴我,她把錢拿去跟會
一會$10000,利息2000所以每月只要繳$8000共24會,如果都沒標起來可以拿回$240000.我很訝異
從此我就開始我的跟會理財,曾經最多6個會在輪轉喔!一個月要繳$48000...真的很累!想說趁年輕趕快賺錢.在我16-27歲就是忙...賺錢也不愛逛街SHOPPING,也不愛玩....就這樣囉!
27歲結婚,本想壓力會輕一點....沒有.一結婚,先生剛開始薪水$27000,隔年又生老大;又跟婆婆住<<要拜拜及生活費...等>>開銷很大.當時,我先生還有房貸$2000000.我當初以為聽朋友的話[要管錢]會比較好
那知,沒錢管還負債.當時我易然而然的就下定決心....理財並整頓財務.我把房貸轉貸<<因為原來的銀行
是年率9%耶!真的很高>>改了是5%...差很多.再來我開使學理財並教授鋼琴兼課.剛開始,定存還有5.8%
我把現存的錢分成2部份:一部份定存,一部份還貸款(還80萬),其餘目標10年把貸款還完.
我開始學理財並看很多金融財金的書....開始買股.起初都看電視,聽老師講,常常每天看盤,把自己壓力弄得
好大,但還是賠很多.後來發現一切都是騙人的.後來我開始做長線投資:幫2個小朋友開證券戶(只要股市因
國際或國內重大事故下跌很...多我就會買,但都是台積電.中鋼.中華電....等績優股)等於幫小朋友存教育基
金.不用每天看盤,低點買...漲了不貪心,覺得有15%就賣了.等又大跌再買.
這一路來,我也存了不少教育基金.匯豐銀行後來有推出抵利型房貸,我算過(定存利息低.房貸力息高可以用
這種)很划算.10年我還完貸款但都沒繳過利息錢.37歲我還完貸款,但也有存一些.我開始找一些利息不錯
的郵政保險及壽險<<強迫除蓄>>.每天的開銷支出明細,我都會做記錄(我有二本現金簿.一本資產負債
表).我把它分:1.食2.日用3.醫療4.教養費5.水電6.郵電費.7.交際費....等.每月會去統計每個細項花多少
並跟前一個月比<<不能太多喔!>>把收入-支出看剩下多少(依個人收入看要存多少).
每月再做資產負債表:銀行存款.壽險保險.定存.股票(依當天市價去算).....是資產.貸款(車貸或房貸)信
貸....就是負債.把資產-負債(如果有剩就如果是負就
我都是盈餘喔!
其實,我的理財很簡單,如果還沒理财的人不仿試一試.我20歲就有人生的第一桶金,希望大家也都能存到第
一桶金.現在才開始一點都不慢...只怕不想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