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親子教養心得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文碩兒童成長書桌椅與您分享

文章摘自:http://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5/04/21/german-teacher-forbid-parents-to-do-five-things/

一位母親在跟小魚老師分享德國教育,他說:在德國的一位老師在開學的第一周來家庭訪問,老師禁止父母做的五件事:

1.不可介入孩子的作業
2.不可擦掉孩子寫錯的字
3.看見孩子的作業有錯誤,不可以說破,讓孩子自己去發現
4.孩子不會造句,不要協助他,要讓他自己思考
5.不可在孩子寫作業時坐再一旁監督

德國老師很有意思的一段談話,這位母親他問老師說:請問老師那麼不看孩子的作業,我還算一個認真的媽媽嗎?

老師說:是的,因為你沒有剝奪孩子的學習機會。

那位母親又問老師說:那麼孩子寫作業的時候 我能做甚麼呢?

老師說:當孩子寫作業時 你也能有時間去做你自己的事情!

那位母親又問了老師最後一個問題說:那如果我幫孩子擦掉作業又有甚麼關係呢?

老師很堅定的告訴媽媽說:接下我說的話你一定要記住!

孩子的作業中的錯誤全部被你擦掉了
不但老師完全無法檢視自己教學的結果
並且孩子也失去自我修正的能力
甚至孩子會把訂正作業的責任交給媽媽
孩子自己也不需要再負任何責任了
讓家長訂正作業 絕對不是我出作業的初衷了

其實,這也就是德國孩子如何學會思考的方法。

父母做對了,孩子就會思考了!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家中小朋友的房間都一定有挪出一個小空間放小沙發和小茶几.小朋友可以在輕鬆閒暇時閱讀自己喜愛的書藉

文碩兒童成長書桌椅與您分享

文章摘自: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7366-%E6%8E%8C%E6%8F%A1%E5%B1%85%E5%AE%B6%E5%B8%83%E7%BD%AE%E5%B0%8F%E6%8A%80%E5%B7%A7%EF%BC%8C%E6%89%93%E9%80%A0%E5%B0%88%E6%B3%A8%E5%AD%B8%E7%BF%92%E5%A5%BD%E7%92%B0%E5%A2%83/?page=1http://www.parenting.com.tw/…/5067366-%E6%8E%8C%E6%8F%A1%…/

明亮、溫暖的空間營造,多功能的收納,最能讓孩子靜下心來閱讀與學習。透過專業設計師 Q&A,掌握布置重點,在家輕鬆為孩子打造專注學習、快樂閱讀的個人空間。

 

閱讀最能提升孩子的學習力!許多爸媽很用心,積極為孩子打造適合閱讀與學習的書房空間。同樣身為媽媽的林育如設計師認為,書房的規畫應考慮如何達到大人小孩都好用的舒適設計,才是她追求的目標。只要掌握色彩、燈光與空間規畫的技巧,善用櫃子、布簾等家具,輕鬆布置最適合孩子的閱讀空間,讓學習事半功倍。

Q1:想幫學齡中的孩子在家打造( 或改造) 專屬、舒適的學習空間,讓孩子自然而然喜愛閱讀,規畫布置的重點有哪些?
為了在家也能營造閱讀與學習的氛圍,固定的閱讀角落或書房不可或缺,尤其是國小四年級以前的學齡兒童,建議購置成長型書桌,才能配合孩子的成長,隨時調整高度。若是居家空間有限,也可利用餐桌進行親子共讀,或是利用可升降高度的茶几做為書桌,為單一空間創造多功能的坪效。

Q2:在學習空間中燈光的配置與色彩的運用有哪些注意事項,能兼顧視力與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呢?
書房空間的採光首重明亮,一般天花板的照明常為了搭配室內設計,在高度位置與亮度上較無法滿足閱讀的需求,因此建議在書桌或閱讀角落旁,搭配使用壁燈或桌燈,保護孩童眼睛健康。在牆面布置上,要避免可愛的圖案或彩色壁貼,也不要採用橘色、紅色或深淺對比強烈的色系,容易讓孩子分心,應盡量使用大片面積的黃、綠色暖色調,營造出可專注閱讀的寧靜空間。

Q3:在室內空間有限的情況下,聰明爸媽們可以利用哪些小技巧,創造出專屬的書房空間並發揮最大坪效?
有些家庭受限於室內空間有限,實在很難硬要隔出書房來使用,此時建議可以把目光拉回到家中最大的公共空間︱客廳,利用系統家具做為隔間櫃,區隔出專屬的閱讀角落,同時櫃子可以設計為兩面開啟,既是書櫃又具收納功能,活化空間利用;或是可以捨棄沙發旁的小邊桌位置,利用布簾分隔出一塊小而美的空間,讓閱讀學習更輕鬆自在。書房輕布置、營造舒適環境,讓孩子在家也能輕鬆閱讀與學習。但最重要的還是父母愛的陪伴,親子共享親密的交流時光,譜寫幸福居家的圓舞曲。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以小孩也是需要呵護.關愛.給他们足夠的養份.陽光.....就靜待他们快快樂樂的成長~

文碩兒童成長書桌椅與您分享

文張摘自: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472563986224736&set=a.109424959205309.19380.100004134164486&type=1&fref=nf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碩兒童成長書桌椅與您分享:

文章摘自:投資網誌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30833

母親節到了

在臉書上 很多人分享這一段影片

世界上最辛苦的工作 》,

片中 他們虛擬了 一個營運總監的職位,

面試官 對來應徵的人 提出多項難以達到的要求:

這個工作必須 24 小時待命、

隨時 準備工作、節日時 特別忙碌、

沒有時間 睡覺及休息、要精於醫學、

烹飪 及 財­務,而且薪水是 零!

求職者 聽到這樣的內容 都覺得相當不可置信,

世界上 怎麼會這麼 不合理的工作?

最後面試官 才公佈答案,

他說世上 有數以億計人 正在擔任這個職位,

那就是 天下間­的偉大母親。

在這個特別的節日

祝福所有的媽媽 母親節快樂。

當媽媽真的很辛苦,

要擔任 各種角色,又有 做不完的工作 要做。

不過 還是建議 平常在教養小孩時 多費點心,

多花點心思 培養子女的財務智商,

讓他們以後有能力 可以把自己 跟 家庭的財務 處理的比較好。 

我們接著來討論 在實務上,

我們應該怎麼做 可以培養小孩子財務智商?

 

1.   分辨想要 與 需要的區別

       

人的慾望 都是無限的,

總是有 太多想要的東西:

尤其是物質層面 的物品。

我們每天要 接受電視、

平面媒體廣告 等等誘惑,

刺激我們 去消費購買

更多新奇的、好玩、好吃的東西。

小孩的環境 可能也讓他們接受不少的刺激,

例如,來自於同學朋友的相互影響,

產生互相比較的心理,

比如說 誰擁有最新推出的新手機,

拍照功能更好、速度更快等,

因此 引起大家的羨慕 與 讚嘆。

於是回家 也跟父母吵著 要一隻同樣的新手機,

而這時候父母親的反應,

通常都是一句話 回絕掉小孩子的要求:

「幹嘛,你以為我們錢太多啊,

 為什麼要買那麼好的手機?」

這時候其實就是跟小孩子

做理財教育 的最好時機。

在 培養財務智商 方面,

最基本 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跟子女釐清

「需要」跟「想要」的分別,

這是 家庭理財教育 很重要的議題。

從小 如果能夠讓小孩子 建立這樣的觀念,

他們一輩子 都將受用無窮。

想要是一種慾望,是天馬行空的想像;

需要是 經過深思熟慮後,

生活上 必須的 或是 對自己別具意義的。

 

正確的理財觀:延遲享受

 

運用「延遲享受」的方式,

來培養他們 正確的理財觀。

不管你是經濟能力如何,

你也許可以一擲千金,

買下任何你的子女 想要的東西給他。

但是如果你事先

沒有給他們 正確的理財觀念,

你這麼做 事實上 是在誤導小孩,

讓他們以後 沒有獨立自主的處理財務的能力。

多數人 家庭財務資源 都是有限的,

也是 應該培養小孩

在花錢上 獨立自主判斷 的價值觀。

延遲享受 的意思是,

例如 小孩子現在可能 很想要擁有一個玩具,

你可以 不用急著 馬上買給他,

而是讓他 把得到玩具的時間延後。

你可以訓練他 先去蒐集資料 這個玩具要花多少錢,

讓他為了買這個玩具訂定一個目標:

他怎麼去完成這目標:

存錢或多做家事獲得報酬,

或是 其他方式等。

在他做了這些準備,

也許幾個月後 他存夠了錢,

才真正去 購買這樣的玩具。

對他來說,本來是 馬上跟父母 吵著要買的玩具,

卻在幾個月後 才真正去購買,

買玩具的錢 也許不是很大的金額,

你也都 負擔得起,何必大費周張?

因為這麼做有幾個意義:

 

(1). 讓他們想清楚:「想要」還是「需要」?

 

“想要” 往往是一時的情緒問題,

它可能不見得是真正的 ”需要”,

多了時間的緩衝,可以讓他們再想一下,

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去買這樣的玩具 或 其他物品。

 

(2). 學會對自己負責

不管小孩子 多麼天馬行空,要買什麼樣的東西,

父母都不要 在第一時間去反對他,

而是讓他了解 他可以購買這些東西,

但是他要學習 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舉例說,他每個禮拜有 100 元零用錢,

如果想買一組 樂高玩具要 2,000 元,

父母親可以跟他討論:

他該怎麼做 才能買到這玩具,

他可能需要 4、5 個月零用錢

都必須省下來才能買,

這幾個月的零用錢 都要省下、

他不能買其他的東西,

這樣他願意嗎?

 

2. 讓小孩習慣如何用”他們”的錢

給小孩零用錢 是訓練他們使用金錢 的一個好方法,

你應該每周 或 每月 給他們一筆零用錢,

讓他們可以 自己決定 如何來使用這筆錢。

從中 你可以訓練他們

如何 做決定、自己記帳、為支出 做計劃等等。

這樣的訓練,可以讓他們 在長大以後知道,

如何控制預算、做計劃性的支出等。

 

3.  讓他們實際參與學習

 

在生活中,有機會 就可以讓他們參與,

例如說 如果你們即將規劃

一趟旅遊到花東的 3 日遊,

你可以 讓小孩在這過程中,

實際的 參與一些項目 的規劃,

譬如說 路線的規劃、

活動的安排、飯店的選擇 等等。

這些規劃都跟錢 有關,

交通、活動、住宿等都需要費用,

讓他們參與討論 甚至是全權負責 某一個部份的安排,

這對子女本身 都是一個很好的訓練。

 

小孩子的財務智商的培養,

不需要 正經八百的教導他們 什麼樣複雜的金融理財常識,

反而是 生活上一點一滴的訓練,

讓他們從中 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理財觀念等,

只要有心、從小培養 這種獨立自主管理自己財務的能力,

這將會是你們 可以傳承給子女的重要資產之一。

 

 

正確理財,給孩子真正的無價之寶!

 

投資與理財 需要有適當的計畫,

未必等到 有成就 才開始討論

或 缺錢 或 賺錢 才開始關心

歡迎需要更客觀理財建議,

以及需要協助與人生規劃的朋友

前來簡單了解,透過理財規劃 迎向幸福人生!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傅娟來說,每一個媽媽,都有機會成為兒女生命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伯樂」。

當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協助孩子找到他們的興趣、天賦所在,然後讓它充分發揮出來

對傅娟來說,每一個媽媽,都有機會成為兒女生命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伯樂」。

 大女兒妮妮四歲時,第一次畫水彩畫,小手顫巍巍的握著畫筆,鮮麗且生動的勾勒出「媽媽在跳繩」的模樣,傅娟知道,這個孩子必然有著剔透的藝術心靈;小六時,僅學五個月溜冰,就獲得北市花式溜冰錦標賽國小高年級女生組第一名,傅娟看到了女兒在美術以外的另一項長才──體育。

而二女兒娜娜兩歲多時,就對《魔笛》裡的夜后詠歎調很有反應。她最愛音樂欣賞課,五歲開始學琴,才三個月就趕上姊姊之前的所有進度,她是個天生的音樂精靈。

傅娟順著女兒的天賦走,讓妮妮小學時念美術班,上國中以後進體育班;並栽培娜娜學鋼琴、大提琴,進音樂班。

傅娟從不認為,非得要擠破頭拚基測,孩子才能「贏在起跑點」。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獨特的靈魂,做母親的,就是找出這個與眾不同的地方,讓它有機會發光。

「我不懂美術、體育或音樂,但我很會做一件事:幫女兒們拍拍手。」

去年,僅十三歲的妮妮,憑著自修跟美術班的底子,一路過關斬將,打進植村秀創藝彩妝大賞決賽。今年八月份,她還要出國參加花式溜冰國際賽。而十歲的娜娜,也將舉辦她人生第一場演奏會。和其他孩子相比,他們的青春歲月,顯然燦爛得多。

「我從不為女兒的前途憂心,我知道他們的路很寬。」傅娟微笑,帶著篤定的信心

詳細內容: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0171&page=1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無法替孩子編寫人生劇本,也無法選擇孩子的個性,但可以養成他們演出時需要的能力,
並且給予掌聲。

─From:青春期,親子間最精采的探險 http://bit.ly/17R11gC
延伸閱讀》探索志向,如何開始? http://bit.ly/13oDSRp
 
很棒的文章/很受用....與所有父母们分享~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需要」爸爸買,「想要」自己付

(這篇文章短短的但是好實用!)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

荳子每次經過那家霜淇淋專賣店時,都帶著渴望的眼神告訴我,她好想進去吃他一客!

我和她爸一看~~~每一份才兩小球的霜淇淋都要兩三百塊!

她爸說公司同事有在團購這個牌子一小盒也要五六百塊,我們算算一客的霜淇淋的價錢可以讓我們全家飽餐一頓。我們不是小器兩三百我們有,只是我們該怎麼告訴荳子我們該把錢花在更實際的用途上呢??

這篇文章已把重點抓出來~~"需要"爸爸買,"想要"自己付"(游乾桂╱作家)

經濟嚴冬,我最想教孩子需要與想要的差別,那叫價值觀。

女兒訕訕的提出要求:「鞋子壞了,要買一雙!」

我定睛望一望鞋底,的確磨損了一個大洞,應該更換了。

我問明喜歡的品牌與價錢,撥了一通電話打探,開體育用品店的朋友並未進貨。這款鞋子,但保證調得到貨,言明七折,他說專賣店不打折的。

我趕緊把成果向女兒報告,她卻回我:「已經約好球球的,今天就要去買。」

我算一算差價,高達一千元,就差三天,有必要花這一千元嗎?我臉色微慍表達我的感受。

事實上,這幾年來工作賺錢的確不易,我早有盤算讓孩子早點明白,家中的錢是怎麼來的?

兩個方向是我的收入來源,一是演講,二是寫作,大約都是薄酬,難以致富。尤其是出版的書,以一本定價250元計算,初版版稅是25元,我以簡單的算術讓她明白,25x10,25x100以及25x1000的答案,分別是250元、2500元、25000元。

我反問他,多嗎?說畢,我把一綑四十本的書綁好,放在她的手上讓她拎拎,並且告訴她,版稅正好一千元,如果當天想去買鞋,請順便帶去賣,得了一千元差額就可以購買了。

我走進書房,繼續未完成的稿子,十分鐘後她走了進來,告訴我決定:「爸爸你幫我買好嗎?」

也許她瞭解我的比喻了,我摸摸她的頭,希望真懂。

想要與需要,是我想提醒她的生活哲學,需要是一種必要,比方說,茶米油鹽醬醋茶,不吃會餓,不喝會渴,與健康有關的全算在列;想要的則是欲望了,沒有必要卻硬要,比方說,已經有了五雙鞋子,但是一經流行,再買一雙,其餘幾雙束之高閣,這就形同浪費。

我提醒兒女,「需要的」我付錢,「想要的」自己付,因為我非有錢之人。能賺到錢是福分,必須珍惜,浪費就形同沒有賺錢。

我還說,錢只是媒介,有了它之後,應該通往幸福,否則就是賺到紙,賺到數字,外加忙碌、疲倦、壓力與心煩,即使如此還是滿足不了欲望的。

人的一生,需要真的不多,但想要的老是太多。

當時小三不盡理解我的想法的她,漸漸長大,就讀大學之後便明白了。

前幾天,我收到她的生日卡片,叮嚀我要注意健康,快樂一點,別太忙了,不用拚命賺錢,因為她會省吃儉用,設身處地替人著想了。

看來她已經會了數學,知道收入減去消費,得到(正數)的人,才能活得亮彩,否則庸庸碌碌,汲汲營營,最後淪為工作的奴隸。

除此之外,我在想,為什麼現在卡奴那麼多,是不是跟現在父母供給小孩太過充足以至於,小孩已經習慣得到"超過自己所能賺取"的享受,甚至可以"不勞而獲"了呢??

一位長輩的小孩最近結婚了,婚禮!之奢華富麗讓人好生羨慕,長輩跟我們炫耀,光小孩的結婚鑽戒要價150萬,因為他們一定要是蒂芬妮的!

可是我們發覺,他的小孩根本沒出去工作過,不曾出去賺過一分錢回來……到現在還不確定自己該靠什麼維生,他可知道這150萬需要付出多少才能賺得回來??

萬一他的父母離開他了,他該去哪裡找到這種不勞而獲的機會呢??靠信用卡??我們給孩子"太富足"的生活有時,不見得對他們有好處……

「需要」爸爸買,「想要」自己付 (這篇文章短短的但是好實用!)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
 
荳子每次經過那家霜淇淋專賣店時,都帶著渴望的眼神告訴我,她好想進去吃他一客!
 
我和她爸一看~~~每一份才兩小球的霜淇淋都要兩三百塊! 她爸說公司同事有在團購這個牌子
 
一小盒也要五六百塊,我們算算一客的霜淇淋的價錢可以讓我們全家⋯⋯飽餐一頓。
 
我們不是小器兩三百我們有,只是我們該怎麼告訴荳子我們該把錢花在更實際的用途上呢??
 
這篇文章已把重點抓出來~~"需要"爸爸買,"想要"自己付"(游乾桂╱作家) 經濟嚴冬,
 
我最想教孩子需要與想要的差別,那叫價值觀。 女兒訕訕的提出要求:「鞋子壞了,要買一雙!」
 
我定睛望一望鞋底,的確磨損了一個大洞,應該更換了。 我問明喜歡的品牌與價錢,撥了一通電話打探,
 
開體育用品店的朋友並未進貨。這款鞋子,但保證調得到貨,言明七折,他說專賣店不打折的。
 
我趕緊把成果向女兒報告,她卻回我:「已經約好球球的,今天就要去買。」 我算一算差價,高達一千元,
 
就差三天,有必要花這一千元嗎?我臉色微慍表達我的感受。 事實上,這幾年來工作賺錢的確不易,
 
我早有盤算讓孩子早點明白,家中的錢是怎麼來的? 兩個方向是我的收入來源,一是演講,二是寫作,
 
大約都是薄酬,難以致富。尤其是出版的書,以一本定價250元計算,初版版稅是25元,我以簡單的算術
 
讓她明白,25x10,25x100以及25x1000的答案,分別是250元、2500元、25000元。 我反問他,多嗎?
 
說畢,我把一綑四十本的書綁好,放在她的手上讓她拎拎,並且告訴她,版稅正好一千元,如果當天想去買鞋,
 
請順便帶去賣,得了一千元差額就可以購買了。 我走進書房,繼續未完成的稿子,十分鐘後她走了進來,
 
告訴我決定:「爸爸你幫我買好嗎?」 也許她瞭解我的比喻了,我摸摸她的頭,希望真懂。 想要與需要,
 
是我想提醒她的生活哲學,需要是一種必要,比方說,茶米油鹽醬醋茶,不吃會餓,不喝會渴,
 
與健康有關的全算在列;想要的則是欲望了,沒有必要卻硬要,比方說,已經有了五雙鞋子,但是一經流行
 
,再買一雙,其餘幾雙束之高閣,這就形同浪費。 我提醒兒女,「需要的」我付錢,「想要的」自己付,
 
因為我非有錢之人。能賺到錢是福分,必須珍惜,浪費就形同沒有賺錢。 我還說,錢只是媒介,有了它之後,
 
應該通往幸福,否則就是賺到紙,賺到數字,外加忙碌、疲倦、壓力與心煩,即使如此還是滿足不了欲望的。
 
人的一生,需要真的不多,但想要的老是太多。 當時小三不盡理解我的想法的她,漸漸長大,就讀大學之後便明白了
 
。 前幾天,我收到她的生日卡片,叮嚀我要注意健康,快樂一點,別太忙了,不用拚命賺錢,因為她會省吃儉用,
 
設身處地替人著想了。 看來她已經會了數學,知道收入減去消費,得到(正數)的人,才能活得亮彩,否則庸庸碌碌,
 
汲汲營營,最後淪為工作的奴隸。 除此之外,我在想,為什麼現在卡奴那麼多,是不是跟現在父母供給小孩太過充足以至於
 
,小孩已經習慣得到"超過自己所能賺取"的享受,甚至可以"不勞而獲"了呢?? 一位長輩的小孩最近結婚了,婚禮!
 
之奢華富麗讓人好生羨慕,長輩跟我們炫耀,光小孩的結婚鑽戒要價150萬,因為他們一定要是蒂芬妮的!
 
可是我們發覺,他的小孩根本沒出去工作過,不曾出去賺過一分錢回來……到現在還不確定自己該靠什麼維生,
 
他可知道這150萬需要付出多少才能賺得回來?? 萬一他的父母離開他了,他該去哪裡找到這種不勞而獲的機會呢??
 
靠信用卡??我們給孩子"太富足"的生活有時,不見得對他們有好處……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出生了!面對一個新的生命,新手父母發現自己的生活再也與以往不同,

該如何養孩子、教孩子、愛孩子?專家建議,先想想「我是什麼樣的父母?想教出什麼樣的小孩」

,讓育兒的壓力成為一場難忘的「愛的學習」。

詳細內容: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278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父母挖空心思設法給孩子最好的,或者幫孩子的才藝課程排得滿滿,

卻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麼,感覺離孩子的內心世界愈來愈遠,親子互動品質差。

要想擁有良好的親子互動,第一件事:請關上電視。

詳細內容: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7461&page=1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本書"讓天賦自由",作者提醒大家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歸屬,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這也是人類社會能夠不段進步與發展的來源.他把每個人獨特的生命歸屬用[天命]這兩個字來描述,指的是[喜歡做的事]與[擅常做的事]能夠相互結合的境界.

絕大多數人一輩子花最多時間做的事情,往往不是自己最喜歡的,也不見得是自己最擅長的,因此活得不快樂,也不會很有熱情活力的面對每一天.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快樂,可是焦慮的家長越想幫孩子,反而讓他们離自己的[天命]越遙遠.這是因為父母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認為孩子必須選擇那些職業,或得那些能力或身份,才能追求到世俗認定的[成功],而壓抑了還子的天賦與行興趣.若孩子從小有特殊的能力與興趣,家長要從旁引導,並且加深加廣的進入那個領域.

在孩子的成長過成中,父母要盡量找機會讓孩子接觸不同的活動與多元學習,耐心的從旁觀查察.協助孩子選擇職業有兩個指標:1.是回應內心最浪漫的呼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成長中,觀察他们對什麼人物典範會感動,對於那一類的故事或電影會一看再看,這些會觸動孩子內心的事物,就是他们展現出來的熱情.每個人對於不同行業的代表人物,喜好或感動的程度都不一樣,家長可以刻意挑選以不同職業為主角的小說'電影或連續劇,陪伴孩子觀賞'閱讀與討論.

2.是最現實的條件,就是讓孩子知道一個行業一天二十四小時真實的生活,了解從事那個職業的作息.要孩子思考自己不能接受那種生活.這樣可以避免孩子被那個光鮮亮麗的外表或傲人的社會評價所迷惑,卻不了解背後須付出得代價或真實的工作內容.

工作佔據我们大一天大部份的時間與精力.因此職業的選擇對孩子的未來相當的重要.父母必須協助孩子認識不同行業的工作,以及所需的準備與條件.有了這些初步的認識,若能再進一步了解各行各業的人,找到會感動自己的人與職業,那就更棒了!

文/摘自國語日報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適度關心不過度關心-------父母常因為過度擔心孩子,而给予[過當]的規範.但事實上,不可能因為孩子常摔跤就不讓孩子走路.若父母確實關心孩子就應試著想出好方法來降低自己得擔心,但又不至於扼殺孩子的需求.

孩子說謊多半是因為害怕說出實話的後果,父母應該關心與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而非急著要糾正他的[偏差]行為.

設身處地模擬孩子的處境-----請父母試著想像,如果自己再回到孩子的年紀,會期待爸媽怎麼跟你說話?許多家家長認為自己是在關心孩子,孩子確不領情,讓彼此都感到挫折.當孩子開始希望多擁有一些個人時間,從事喜愛的事物或交朋友時,父母也要能試著理解與學習放手.下回與孩子溝通,請先設身處地的為他著想,想想他聽見從你口中說出來的話時,心中會作何感想?修正用字遣詞,才能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也比較有機會達成溝通的成效.

是父母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要-----許多父母可能因為自身的不足,而希望向他人展現孩子的才華,或認為一定要這樣做,才是稱職的父母,而對孩子寄予厚望,為孩子買各種樂氣器和教材&報名各項才藝課程.但是這些理由不僅難以讓孩子適性的發展長才,甚至可能對親子關係造成不良的影享響.

下次為孩子做決定前,請先思考:究竟是出於父母自己的需求,還是真心為孩子著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他的興趣與專長為何?再與孩子共同討論,一起做出彼此都能夠接納的決定.

沒有人是天生的教養高手.試著學習多了解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而不是只期待孩子乖乖的走在自己預先為他設定好的路上.

如果真的關愛孩子,就要有接納[孩子不接受你關愛他的方式]的雅量.以不預設立場的態度與孩子用更有彈性的方式互動與溝通,才能與孩子做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文/摘自國語日報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每個人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教育部門也一直表達對於台灣學童的體力與各項健康指標不斷衰退

的憂慮,大聲疾呼要加強學生的體適能.可是大部份的家長與老師都有一個迷失,認為有效果的讀書是專心

,就要去除干擾,讓心情寧靜;如果[玩耍]得氣喘吁吁.汗流夾背一定不能專心讀書.

     因此,幾乎沒有一個學校把體育課排在上午第一節課.擔心一早運動會影響接下來的上課效果.可是有許

多研究證明,運動會產生三種激素:多巴銨.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會幫助學息.多巴銨

是正向的情緒物質,血清素可以幫助記憶,正腎上腺素可以使專注力增強.

      美國芝加哥有一個城市,真對將近兩萬名中學生進行一項教育實驗,稱做[零時體育計畫].讓學生在上第

一堂課之前,先進行劇烈的有氧運動,例如:跑操場.三對三籃球鬥牛賽.四對四足球賽等.讓心跳在短時間內

加速到人體最大心跳數的七成至八成交量最大心跳數是220減去年齡),並且大量流汗.

      經過長期監測及各種學業測驗的評比發現,這些學生成績都大幅成長.研究報告也證明,運動對記憶及專

注力和室內上課的行為表現都產生正面效果,身體健康的各種指標也大幅改善.最令人訝異的是,經過劇烈

運動過後的孩子,立刻接受專注力或記憶力測驗,甚至面對他们最討厭的數學測驗時,成績都遠勝於沒有運

動的學生.

     在全球化競爭造成家長高度焦慮的現代,這個研究報告更值得省思.因為孩子每天坐在書桌前或螢前的

時間越來越多,幾乎沒有跑跑跳跳,流汗喘氣的機會.更雪上加霜的是,上課時數愈來愈少的體育課,很多時

候孩子並沒有真的在運動.有研究報告這麼描述:[學校的體育課很多時候是在"無活動狀態"],學生等待輪流

揮棒,等待開球,等待足球跑到自己面前,大部份孩子多半晾在那裡.然而運動必須心跳加快與流汗氣喘,才能

對健康或學習有幫助.

       根據調查,我们的孩子愈來愈不快樂,壓力愈來愈大,但又找不到正確紓解壓力的管道,我想或許跟孩子

愈來愈缺乏運動(或遊戲)有關.

       劇烈運動時腦內會產生一種腦內啡, 這種荷爾蒙可以鎮靜大腦,緩解壓力.並且產生幸福愉悅感,同時,運

動還能調節抗憂鬱藥物所作用的神經傳導物.換句話說,運動是最天然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的抗憂鬱藥.

       不過,在現今建築物密集,大人和小孩都忙碌環境下,要孩子經常運動不大容易;希望孩子每天在學校都

有流汗運動的課程似乎也不大實際.我的做法是:鼓勵孩子從小參加學校運動社團或校隊.因為要比賽,就會

每天練習,就可以達到每天運動的習慣.像我的雙胞胎女兒,從國小就參加學校的民俗技藝社,練習獨輪車.

轉盤子和舞龍舞獅,還參加扯鈴校隊,每天早自習都要練習,透過比賽更能激勵孩子不斷練習和進步.

       假日,在家門口小小的空地就可以打羽毛球.只要家長知道運動對於學習及健康的重要性,就會想辦法

克服環境的限制,讓孩子維持每天運動出汗的習慣. 

文摘自/國語日報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父親以前常跟我们說,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是以前兩者操之在人,自己不能控制,只有最後一項

操之在己,只要虛心有禮,就能得到別人的幫助.長大以後,我的確看到人和的重要性,所謂:[兄弟同心,其利斷

金.]其實,[人和]就是溝通的能力,講話不得體或說話的時機不對,都會得罪人.但是我最近發現,學生連基本

的講話都需要改進.他们上臺報告時,說話的句子不完整,而且缺乏邏輯性,讓聽的人很辛苦,不知所云.

        仔細追究原因才發現,學生從小到大幾乎沒有任何口語訓練的經驗.老師很少叫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演

講比賽也是由特定學生代表參加;學生除了日常生活的說話以外,幾乎沒有正式的機會可以把自己的意思完

整說出來;加上現在學生都用MSN溝通,用的都是片語而非完整句子,雪上加霜的結果,學生就不會完整的表

達自己了.

        口語表達能力在二十一世纪很重要,因為時間就是金錢,別人沒有時間慢慢揣摩你的句子背後的意思,

聽不懂時就掉頭走了,沒有第二次機會.因此,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2000年說:新加坡的國民必須要有良

好的閱讀能力,和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才能在二十一世纪跟別國競爭.看到國內學生說話詞不達意,就

像他们的作文一樣,是跳躍式的,沒有連貫性,實在很憂心.

        訓練口語能力其實不難,可以從閱讀著手.因為孩子在閱讀時會念出來的,只是念在心裡,沒有出聲.美

國加州大學心理系教授L.Petrinovich曾經做過這個實驗,在學生閱讀時,把微電極放在喉頭聲帶附近,測

量喉頭肌肉的活動.他發現越小的孩子在默讀時,喉頭肌肉動的越大,表示他把這個字默念出聲,延長這個

字在大腦工作記憶處理的時間,幫助理解;成人在閱讀報紙或小說時,喉頭肌肉動得很少,幾乎看不見,但是

閱讀困難的文章,例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時,喉頭肌肉就動得很明顯,表示艱澀的內容,大人也需要借助工

作記憶的語音本質,來延長訊息在工作記憶處理的時間,以達到了解的目的.因此,可以藉大量的閱讀,透過

各種句子來活化神經迴路,使它變成強固的迴路連接,要運用的時候,便可以脫口而出,這就是所謂的[出口

成章].古人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便是這個道理.既然成竹在胸,已經知道該怎麼說了,自然氣定神閒.不慌

不忙,有條有理的把話說出來,就會讓人感覺這個人談吐雍容大方了.

         有兩個方法可以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一個是鼓勵廣泛的閱讀,讓他们熟悉文章中完整的句子,以便隨

時提取出來用;另一個是盡量讓孩子把話說完,不要打斷他.孩子因為說話慢,常常話還沒說完,大人的注意力

就已經轉移了.這種不耐煩的態度,會使孩子感到不被尊重,久而久之就不開口了.

        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能正確表達出心中的意思.天時和地利我们不能控制,

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把孩子的表達能力訓練好,給他[人和]的本錢.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研究發現,只要家裡有書,孩子就較願意讀書.這項耗費二十年時間,調查二十七個國家的研究

發現家中藏書和孩子的教育程度成正比.

       這樣的研究凸顯國內推動閱讀的一項隱憂.就是家長缺乏閱讀習慣,家中少有藏書.很多家庭設酒

櫃或皮包&藝品設專櫃收藏,但就是沒有書櫃.就算有...大部份也都是徒具形式,沒有適合親子共讀的

藏書.因此缺少家庭的奧援,恐怕才是我们推動閱讀時的最大困境.

       在李翊菱教授的<<做到的爸媽請舉手>>一書中,提到晚上八點是父母與孩子互動的黃金時光.這

段時間親子可共同從事的事情就是閱讀,而這就足以決定孩子的人格與未來.李教授的說法不僅符合這

項研究結果.為了孩子,國內父母該開始為家中增加一些親子共讀的藏書了.

<<<<<<<<<<<<<<<<<<<<<<<<<<<<<<<<<<<<<<<<<<<<<<<<<<<<<<<<<<<<<<<<<<<<<<<<<<<<<<<<<<<<<<<<<<<<

                                          透過閱讀   潛移默化

      以前我很喜歡和孩子一起閱讀伯納.韋伯的繪本<<勇氣>>,書中提到,勇氣有很多種,有些讓人肅然起

敬,有些則是司空見慣.但是勇氣就是勇氣,不管到底有幾種,只要願意都可以做得到.每每念到這些隻字片

語,我總會乘機和孩子討論,如果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要如何處理?

       我一直相信[潛移默化]得道理.在孩子小的時後,試著多陪讀有關品德學習的繪本或故事書.等漸漸長

大,在似懂非懂的年紀,可將故事融入遊戲.一回生...二回熟,孩子從遊戲中學會在哪種情況下,應該提起勇

氣勇敢認錯,彌補過失.

       七成學童害怕面對挫折,顯然是沒從師長身上習得如何面對突發狀況.獨生子女沉溺於父母的極度保

護,加上教師不敢過於要求,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如何學得勇氣?所以不是不為,而是不知如何學習.

       建議家長可以在很輕鬆的環境下,與小孩閱讀繪本或故事書並可以用表演的方式來增加小朋友對故

事中的內容更加深印像且容入故事中.

文章摘自<<國語日報>>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對什事兜提不起興趣,不知道將來要做什麼才好?][孩子興趣很廣泛,但老是三分鐘熱度,無法

持續,不知道他真正喜歡的是什麼?]諸如此類的話語,常在父母聚會的場合被提起,可見多數家長確實關切

孩子興趣培養這件事.但是當孩子面對生涯選擇,在前途和興趣之間排徊時,父母總是會質疑:[興趣能夠當飯

吃嗎?]不然就是主張:[興趣就是閒暇時的消遣嘛!怎麼能夠和工作相提並論呢?]

             這兩種現象凸顯了一般人對於[興趣]的了解,其實是非常模糊或混淆的.人们常把興趣和休閒活動畫

上等號,大人如此,孩子也是一樣.如果問任何一個兒童或青少年:[你的興趣是什麼?]多半會得到像看書.聽

音樂或者畫畫.運動等答案,因為他们心中想的是:[課餘時間喜歡做什麼?]

              事實上,在<國語辭典>裡,興趣指的是[欣悅而樂於從事],或者[樂於學習.注意的事];在生涯輔導的

專業領域裡,興趣是指一個人對於不同職業.工作.活動喜歡或厭惡的程度.一般人對自己的感興趣的事物會

有比較強烈的學習動機,投入的意願也比較高,因此能夠盡情發揮才華和能力.

               在過去的年代裡,興趣和工作被認為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域;但在個人自主性日益受到重視的現代

,興趣不僅是生涯規劃的重要參考,更是一個人能否樂在工作的主要因素.

              生涯諮商領域的知名學者侯蘭(John Holland),累積多年的輔導實物經驗,對於[職業興趣]和[性

向]提出了全新的觀點.他認為職業選擇會反映一個人的人格特質,而[職業興趣],事實上就是人格在學業

工作.嗜好.休閒活動等不同層面的表現.選擇切合自己[職業行趣]的工作,不僅有助於提升個人的職業適

應度,也會讓一個人從工作中獲得較高的滿足和成就感.侯蘭同時提出了類型論,認為職業行趣和人格特

質,甚至真實的工作世界,都可以分為六種不同的類型.

              舉例來說,有些人講求實際,喜歡在需要動手的環境中,從事明確固定的工作,依照既定的規則,按

步就班的完成有實際用途的物品.他们對機械和工具等事物比較有興趣,生活上也以實用為主要考量,看重

眼前的事情甚於對未來的想像.這樣的人如果選電子.機械操作.土木建築和農業等工作作為生涯目標,很容

易獲得如魚得水的快樂.

             相對的,有些人直覺敏銳並喜歡藉由文字.聲音.色彩等藝術的元素和形式來表達創意和美感;他们

善於表達和創新,喜歡不拘束的獨立完成作業,對許多事情都比較隨興.這樣的人很難安於技術層面的工作

.他们喜歡音樂.寫作.繪畫.設計.戲劇.舞蹈等藝術領域的工作.

            上面舉的這兩個例子,分別代表了侯蘭所提出的[實用]和[藝術]兩種類型的職業興趣和人格特質.

此外,還有四個常見的類型,分別是研究型.企業型.社會型.和事務型.舉例來說,同樣選擇土木工程為      

專業領域,研究型的人也許會成為土木系教授,實用型的人則可能會以土木工程師為職業.父母可以參考

侯蘭所提出的觀念架構,帶領孩子從生活中了解自己的職業興趣,再考量優勢能力,孩子就容易在未來的

生涯規畫裡,找到安身立命的據點,實現夢想的舞台.

文章摘自:國語日報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篇真對EQ的五大內涵,將培育高EQ孩子的態度技巧做整理,希望這些對家長有所幫助.

一.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敏銳的覺察孩子的情緒>>:面臨情緒困擾的孩子,會以頭痛和沒胃口等身體症

狀,或突然沉默,或喋喋不休不休等異於平常的行為,或透過遊戲與幻想表現出來,只要有充足的時間和孩子

相處,父母多半能夠覺察這些變化.

<<傾聽孩子表達情緒的感受>>:述說是了解情緒的最佳途徑,父母耐心和專注的傾聽,讓孩子有機會探索

並釐清自己的情緒.

<<幫助孩子建立一套情緒語彙辭典>>引導孩子以適切的情緒語彙,表示自己所經歷的情緒事件,能讓孩

子將抽象的感受轉化為具體的生活經驗,並體認情緒事件是可以處理的.

<<幫助孩子勾勒自己的情緒特質>>情緒的感受,強度和持續性因人而異,鼓勵孩述說和記錄情緒事件,能

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特質,發揮優點改正缺點.

二.妥善管理自己情緒的能力<<教導孩子身心放鬆的技巧>>:失控的情緒行為,經常和緊繃的身體相伴而

行,放鬆身心有助於緩和情緒,延遲衝動,是提升孩子EQ必備的行動技巧.

<<教導孩子紓解情緒的方法>>多接觸音樂和繪畫等藝文活動,和養成運動的習慣,有良好的興趣與嗜好等

都有助於紓姐情緒.幫助孩子找到適合的紓解管道,能讓孩子走出情緒的泥沼.

<<幫助孩子動建立克制衝的習慣>>三歲-六歲是學習[忍耐與等待]的第一個關鍵期,適當的滿足孩子的

基本需求,在可接受的範圍內要求孩子克制衝動,最能夠幫助孩子發展這個機制.

<<規範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情緒沒有對錯,所有的情緒都應該被接納,但表達情緒的方式是否恰當,

父母應該明確規範並堅定執行.

三.自我激勵的能力<<肯定孩子的努力與進步>>願意用心投入和堅持不懈的孩子,自然能以最適合自己的

步伐,在學習路上向前邁進,這樣的精神來自父母對孩子的肯定與鼓勵,而非以成敗論英雄的獎懲.

<<訂定適合孩子的目標>>依據孩子的需求和能力與特質,和孩子一起訂出適合他的目標和挑戰,最能激

發孩子展現自五動機.

<<陪伴孩子走過挫敗的經驗>>陪伴,讓孩子有力量走過失敗的低落情緒,並了解這些情緒會隨著時間消

失,學會以平常心來看待失敗.

<<引導孩子面對並解決問題>>越挫越勇的經神來自於克服困難的經驗,除了履敗履戰的經神,孩子也需

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才不至於落入履戰履敗的困境.

四.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鼓勵孩子傾聽別人的情緒>>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待事情的孩子,比較能了

解和體諒別人,這是同理心的根本,也是社教技巧的基石.

<<引導孩子察顏觀色>>在溝通的過程中,非語言的因素(例如動作或表情)佔了百分之七八十,對於非語

言線索比較敏銳的孩子,對於人際互動的判斷也比較精準.

五.妥善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鼓勵孩子與他人協商合作>>專業分工越細,合作的需求就越高,人際互

動越頻繁,與人協商的能力也越重要.透過師長的示範與引導,並在生活中確實練習的孩子,最有機會發展

出這項能力.

<<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幽默不僅能夠緩解不安與痛苦的情緒,還可以化解人際間的緊張與衝突.家裡

開闢輕鬆說笑的時間,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幽默,讓孩子成為團體的開心果.

<<提升孩子的社教技巧>>鼓勵孩子主動幫助別人,例如問:[要不要我幫你.....?]或對別人做出正向的回

應,例如:[你的想法很有趣喔!].....對於提升孩子的人際關係都很有幫助.

   家是孩子的第一所EQ學校,父母是孩子最理想的EQ教練.要培育高EQ孩子,就讓我们從自己出發,落實

上述的教養原則.

 

文章摘自:國語日報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網路資訊很普遍.但很多家長還是很怕小朋友上網之後沉迷或在網路上學到不好的,反而會用限制或

抵制讓小朋友不準上網.說實在的,我不太贊同.小朋友一到國中叛逆性強且自主性也高,父母已無法用限制

與抵制下,反而會讓裳這種小朋友一入電腦就沉迷不起喔!

   其實現在網路有很多學習資訊與學習網,可以讓家中的小朋友學習求知無國界且學習得更廣.善用電腦給

的資訊讓小朋友學習並教倒如何正確使用電腦及上網還比強制及限制來得好.

以下是很好的網路學習網,與文碩客戶(家長们)與格友分享:

1. Webcam  Games<<不用買Wii Fit>>

在電腦裝上網路攝影機,不用滑鼠,不用鍵盤就能運用身體玩遊戲.

a hret=http://webcamgames.sky.com/

2. 迴轉壽司遊戲<<體驗當老闆>>

這個小遊戲可以讓小朋友體驗當老闆.從訂貨請人送材料到要以最快速度製做壽司給客人,每一關卡

都講求速度.可以訓練小朋友的記憶.

a hret=http://www.gamealfa.com/game/527.html

3. Flonga 上百個小遊戲<<玩出科學力>>

裡頭蒐羅了上百個畫風卡哇一的小遊戲,每個遊戲都能讓孩子培養[科學感]

a hret=http://www.flonga.com/games/physics.htm

4. 骨牌遊戲上DRAWMINOS<<堆自己的牌陣>>

只要點選網站上方選單的[Create]就可以開始設計排陣.以滑鼠點選並拖曳上方的骨牌.再一塊一塊的慢慢

堆出想要的排列.按住鍵盤shit鑑再以滑鼠點選任何一塊骨牌,即可複製成另一快骨牌.

a hret=http://www.drawminos.com/index.html

5.線上圖鴉<<分享孩子的趣味動畫>>

是一個簡單又有趣的塗鴉分享網站.提供很多工具可以讓孩子隨意塗鴉.還可以製作成有趣的動畫

a hret=http://www.fiito.com

<<<<<<<<<<<<<<<<<<<<<<<<<<<<<<<<<<<<<<<<<<<<<<<<<<<<<<<<<<<<<<<

網路學習站  <<適合中高年級>>

1.<<紐約時報>>學習網---看新聞培養思考力  (高年級以上)

可藉著當今發生的新聞,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

a hret=http://learning.blogs.nytimes.com/category

2.NASA兒童網<<把名字送上火星>(適小一~高中)

在這個英文網站裡,孩子可以透過圖片檢索關於太空的知識,還能下載一連串太空梭發射過成的著色紙,

藉著了解太空梭.

 a hret=http://www.nasa.gov/audience/forstudents/index.html

3.網路自然教室<<學習估計與測量角度>>  (適高年級以上)

小學五年級有[太陽觀測]單元.要觀測太陽的位置須要擁有角度概念.這個網路教室就提供了各種[估計]

與[測量]角度的遊戲與工具.

a hret=http://163.20.119.21/m99/course/view.php?id=4

4.台灣博物館網<<線上看展覽>> (適小一~高中)

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台灣博物館.線上展覽有許多常設展.例如[生命密碼]可以讓孩子找出5億4千萬

的物種.

a hret=http://www.ntm.gov.tw/tw/index.aspx

5.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讓繪本更活潑繽紛>>  (幼稚園以上)

每月挑選一本繪本以動畫呈現情節,真正的結尾是什麼不告訴你.就是要讓孩子發揮想像力,說出屬於自

己的故事.

a hret=http://children.cca.gov.tw

6.數位典藏融入教學資源網<<來逛數位博物館>>  (適中年級以上)

如何從故宮博物院的清朝上河圖,讓孩子認識今昔的民俗生活.

a hret=http://idatp.moe.edu.tw

7.六大教育學習網<<把課本變有趣>>  (適中年級以上)

包括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生命教育.文化藝術.科學教育.健康醫學六個豐富的網站.

a hret=http://learning.edu.tw

8. 國立教育資料館<<多媒體平台提高學習樂趣>>  (適小一~高中)

這裡不但是老師的教學寶庫,更是家長獲取教育新知,孩子自主學習的絕佳幫手.

a hret=http://data.nioerar.edu.tw/mp4.html

9.格林繪本網:

http://www.grimmpress.com.tw/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國中生學習方法

這本書內包含了學習理論、方法、策略、經驗、重點、訣竅與技巧等,逐項細列,當然,每個人的觀念不同,這書上所說的重點與方法不見得每個看到的人都能認同,
參考後,留下自己認為值得學習的部份,進而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略略整理有關考試的部份與還在摸索學習方法、準備考試的國中生與家長們分享,希望有所幫助。
還有很多其他的部份,如:一、基本功夫打底篇二、平時練功篇四、學科學習策略篇   五、分數實力篇七、時間管理策略篇八、人際關係間諜篇九、學習方法補充篇十、成功路徑故事篇與終極祕笈篇有的很有趣,

但還是推薦給有興趣的同學參考囉
作者林進材先生:師大教育學博士,主修課程與教學,現任台南大學教育學系教授,當過中小學教師10年,大學教師10餘年,重要的考試都考二次才上榜。

三、【學習篇】:學生都知道,在家要自習,上課前要預習,回家要複習,
                                 

                                  但沒人告訴我們該如何自習、預習與複習。
1、自習:顧名思義就是自我學習。在心態上,必須自動自發,

                    而非出自父母或師長的強逼。

   
OK4R學習法
         1.
瀏覽 Overview : 利用5分鐘的時間,瀏覽標題、摘要,

                                         以瞭解章節重點。
         2.
重點 Key ideas : 將標題中的要句轉為問題,找出課文

                                           重點。
         3.
閱讀 Reading : 仔細閱讀,找出課文內的重要概念。
         4.
回憶 Recall : 合上書本,試著用自己的方法說出剛讀過

                                     的重點。
         5.
思考 Reflect : 認真將剛讀到的新知識融入自己已知的

                                     知識中,擴大連結。
         6.
複習 Review : 一定時間之後,重複上述步驟,加強理

                                      解、牢固記憶。

2、預習:先將課本內容瀏覽一遍,瞭解下堂受課內容並將參

                    考書上的重點標記或記在課本上面;
         
課文中的關鍵字、特別標示或一再出現的地方就是該單元

         的重點。

3、學習: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做好筆記,是拿高分的主要方

                     法。

      1.
珍惜每堂課的學習時間,隨時將老師講的重點記下來或摘

          錄在課本空白處。
      2.
老師最瞭解重點在哪裡,老師一再重複強調的地方就是未

          來考試會考的地方。
      3.
在課後將重要概念摘錄在筆記上;筆記可以加深學習印象

           與記憶也是未來考試的重點 
         
筆記本不要寫滿,預留空間供隨時補充;將考古題記錄或

          貼在筆記中,供對照用。
     4.
容易忘記的概念可做成隨身卡隨身攜帶或張貼,經常使用、

         看到或想到,就會記得。
     5.
自己不瞭解的地方要多讀幾遍到瞭解,因為那裡就是拿高

         分的阻礙。
     6.
各科作業要準時完成,不可拖延。
     7.
想要考高分,任何學科的概念都要理解。理解永遠是記憶

         的最佳良策。

 
 
4、複習:將短期記憶轉成長期記憶,運用想像力,提高記憶

                     力

     1.
複述:反覆默讀、朗讀、背誦至精熟,才能成為長期記憶。
     2.
組織:將學習內容歸納、分類或組織成圖表,轉成長期記

                     憶。
     3.
心像:將習內容利用實際的視覺意象(如地圖、表格)轉

                     成記憶畫面。
     4.
意義化:將學習內容想辦法與日常生活中實際事物串連,

                        使其產生意義,變成記憶。

 
5、自我評量:在評量前瞭解自己的程度,訂立高一級的目

                              標自我挑戰;達成目標後要鼓勵自己;未達成

                              目標要修正自己的學習方法與策略;瞭解自己

                              的需求並自我尊重、相信自己的能力,只要

                              有心,經由努力達成目標。

 
6、小考:為平時上課內容,約為1課的量,今日事今日畢地

                      詳細習,若有落後,務必補回.
                     主動學習演練,經由解說、討論、發表、自問自

                     答來提高記憶量。
 
 
7、中考:規劃複習進度,每科讀書時間平均分配。建立

                     學習信心,告訴自己充分準備就能考好。
    1. 先寫好班級、姓名、號碼以宣示主權。
    2.
理解題目的意義,將關鍵詞圈出來,詳細看完答案後

         再作答。
    3.
需要計算的話,將計算過程列出來,仔細核對以免缺

        漏。
    4.
計算完後,要核對前後的答案,避免心中的答案是A

        而寫成B。
    5.
不要提早交卷,利用時間詳細檢查考卷。
    6.
保持冷靜與良好的精神狀態,心慌意亂會影響考試時

 

        的思考,無法發揮真正的實力。

 
8、大考:為一學期或一學年的量,為平常實力的累積。

                     讀書需要花時間的,沒有僥倖。
                    
沒有讀書就可以得到高分的事,連在《

                     天方夜譚》故事 裡都不會出現。

 考試要領
 1.
望:考試高手拿到考卷時不會急著解題,而是先瞭解題型

                、內容與需要的時間。
 2.
聞:敏銳嗅出題目的關鍵,這份考卷希望考生寫出哪些正

                   確的答覆。
 3.
問:考試高手會反問自己這道題目的用意為何?提問方式

                    ?提問目的?
 4.
切:考試高手會從自己較有把握的題目、簡單的題目開

                    始作答。
 5.
解:正確解析題目的意義,以正確的方式作答。

6. 答:針對題目的關鍵點,正確回應題目的要求。

 

9、入學考:考試不一定一試訂終生,但如果準備得好,

                         考得好,可以增強人生的信心,
                              
所以,要肯定這一場入學考的價值,

                         好好準備。
    1.
不要小看考試成績,因為它會響未來的生活,考試成績好

,未來的選擇機會較多。
    2.
好好規劃每一科的讀書時間,可參考學校一週上課時數並

  切實遵守。
    3.
運用成績記錄統記表,瞭解自己在各科的學習情形,

 

   調整讀書計劃。
    4.
可以理解的學科要盡量理解來增強記憶,看過三遍還記

  不起來就苦讀背誦,很複雜的概念,多抄寫以增強實質

   視覺記憶。
    5.
平時考卷要整理好,多複習,因為會常常出現。考古題

   會透露出未來考試的方向與題目。
    6.
坐下來十分鐘就要有讀十分鐘書的效率,要有隨時讓自

   己安靜下來讀書的能力。
   

7. 考試前:積極準備、心情放鬆、集中精神、閉關應對、

                     保持身體最佳狀況、瞭解考試規則.備妥考試

                     裝備、鍛鍊身體。
      

8. 考試時:熟悉作答方式、注意作答指示與說明、注意

                    例題.有問題要及時發問.題目要一字

                     不漏看清楚、要堅持到最後關頭、保持冷靜、

                      注意陷阱。
    

9.考試後:冷靜等待結果、心情輕鬆以對、檢討改進.

                    虛心接受結果。

  
0檢討:檢討是在考試後對於答案的分析與討論。

                    認真去檢討每一張考卷成績結果的原因,
                         
修正自己的學習方法與策略,不斷地自習

、預習、學習.複習直到達到目標。

六、【考試準備篇】:培養規律的讀書習慣,才會有好

                                    的學習成績。

   
考試 SWOT 理論Strength:找出學習上的優勢--

 

                                 維持優勢。
         Weakness
:找出學習上的弱勢--調整弱勢。
         Opportunity
:找出可以掌握的機會--掌握機會。
         Treat
:找出會威脅自己的因素--消除威脅。


     1、考試前二週準備法:事先計劃,好好執行。
      1. 依照自己各科強弱,去分配各科的讀書時間。
      2.
確定考試前的讀書順序:熟讀課本重點、精讀習

作題目,講義, 筆記、考卷.考古題。
      3.
充分理解課本中的知識與學習概念並試舉例或印證,

每次一課或一單元為基本單位。
   

 2、考試前一週準備法:重心放在自我考試、測驗與

                                            複習.將不精熟的題目與內容

                                             一再反覆習。
      1. 如果已經讀完課本、習作、講義、筆記與考古題,就

可以 開始測試自己的複習結果。
      2.
如果測驗結果成績未達80分,就要再反覆閱讀筆記,

並將考古題做錯的部份記下來。
     

3、考試前三天準備法:每件事情都前三天完成,你就

                                           不必追著時間著跑。考試前三

                                           天應該已經準備好考試的時

                                          候,開始自我模擬練習考試。
           1. 保持學習的新鮮度。
              2.
加強不熟悉的部份。
              3.
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考題隨時反覆練習。
              4.
對不會做的題目一定要想辦法解出來或問出來。
              5.
考前複習的重點要放在解題上。
     

4、考試前一天準備法把過去三天做錯的題目再複

習一遍.重點放在已熟悉卻不精熟的內容。

1. 先讀可以拿80分的科目,再讀可以拿60分的科目。

 2. 先讀自己不太強的科目,再讀自己弱勢的科目。
 3.
先讀可以及格的科目,再讀可能不及格的科目。
 4.
最強的科目留在最後讀。
 5.
留給自己喘息跟休息的時間,喝杯熱茶,再繼續                                                            

 

5、猜題的方法:整理三份同樣進度的考古題,大

                                 約可以猜出一次考試的題目. 在掌

    握老師的命題方向前,先掌握學科的學習內容。

 

6、猜答的方法:刪去法、平衡法、答案數量計算法

、推敲法好好運用,可以增加考試的得分。


     
考試時應先把會寫的題目寫完,再寫不會的題目

 

7、又後悔了!:1. 如果你是真心後悔,想改變自己

的分數,那就努力找出適合自己的書方法,努力執行,

應該很快就會進步                         

2. 跟前一次考試成績相比,如果有進步,就表示學習

方法是正確的。
                              

3. 反省自己在「預期成績」與「實際結果」的差別,

找出改進的方法      

 

8、考試一定要拿高分:勤作筆記、上課專心聽講、

充分利用時間 充分準備、有系統的

讀書、相信自己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情與作息、

 良好的讀書習慣。

            9、你的問題在那?找出問題,解決。

         
10、考試後的準備法:考完試不要立刻出去玩,

                 要回過頭來把寫錯的題目. 有耐心地再做

                一遍,可以加深印象或找出缺漏不熟之處加以補強。

   中央大學博士班陳建霖的雨木木快速樹相學習法七大技巧
 1.
學習地圖:將自己學習的概念,轉化為記憶地圖。
 2.
閱讀技巧:運用正確的閱讀技巧,加強自己的閱讀能力。
 3.
高效聽講:有效率的聽講,將所聽到的轉化成自己的記憶。
 4.
訊息處理:訊息透過處理,成為自己的長期記憶。
 5.
複習回憶:在閱讀後,適當地複習以加深記憶。
 6.
考試策略:考試需要方法與適當的策略。
 7.
時間管理:提高運用時間的效率。

教師的命題心理
 1.
考試只是想瞭解學生上課的情形。
 2.
太容易與太難的題目不會考,因為都會讓老師感到沒面子。
 3.
老師一定知道重點在哪兒,上課常提醒學生的重點就是考試會出的內容。
 4.
老師也不希望考倒學生,打擊學生的信心,老師都希望學生都能拿到理想的分數。
 5.
班上考試成績太差,老師會感到沒面子。
 6.
考卷上如果出現上課沒教的題目或內容,老師自己也會感到緊張。
 7.
容易弄錯的概念或容易混淆的內容會考,可以讓老師知道學生上課是否認真聽講    
 8.
越需理解的題目,越是考試重點。
 9.
每位老師都有建立題庫的習慣,因此考古題就是所有教師一致公認的重點。
 10.
考前的複習課要認真聽講,因為老師在課堂上的考前大猜題,經常就是考題。

文章標籤

liaon0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